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落实立德庶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勇于为祖国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北京八中固安分校两个系近日举办了“献给建党百年,争做时代新人”文化演出。活动中,同学们表演的视听诗《天空之上》以现代诗歌的形式回顾了中国航天史。同学们动情而有力的朗读,精彩演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变化和感人故事。一部催人奋进的长篇小说《爱战必胜》,不仅向我国革命先烈致敬,也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勇敢走在第一线的白衣战士和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英雄们致敬。阅读长廊——文化的足迹将小学、中学文化长廊的场景放在舞台上,学生讲师分别讲述文化长廊涉及的科技、航天等故事。得益于学校的科技教育,北京八中固安分校的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出了自己的科学意识和较高的科学素养。
询问一所百年名校
整合区域资源
说起北京八中固安分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领导的指导,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尤其是这两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个人,北京八中固安分校现任校长。2020年,受邀担任北京八中固安分校校长。当时,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刚刚建成六年。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成果,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是北京市首批实施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促进环京地区教育等公共资源共建共享的学校之一。
在就职前两个月,马希领总统领导团队开始调查。北京八中是由1921年成立的私立四村中学和1947年成立的北平八中发展而来的。1949年,两校合并为北京八中。之后学校几经地址变更,几经变迁,不断发展。北京八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开设儿童班,开展超常儿童早期教育,为21世纪的早、快人才开辟了重要途径。以培养高技术人才为目标,招收了第一批学生。这为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后来的科技教育奠定了基础。
经过与团队的反复商议,校长进一步延伸了北京八中“着眼未来,聚焦质量”的办学理念,将“着眼未来,聚焦质量,聚焦幸福”作为北京八中固安分校的办学理念,提出“幸福教育——点亮生命之光”,规划出办学愿景:建设一所中西合璧、科技与人文并重、人文与
有了办学的想法,落地就成了新问题。作为主席的故乡,固安对周边环境比较熟悉,比如孔雀湖的自然生态、中科院的博士站、新机场的航天专家、非遗继承人等。带领团队将这些资源整合到固安校区的资源中,为概念提供了一个着陆点。
有了想法、资源和目标,马希领在学校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加强课程建设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是跑道,直接通向育人目标。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在紧紧围绕“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为抓手, 以满足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为目标,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开展“课程建设优化工程”,持续构建新形势下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教育多元的“幸福教育”课程体系。
2020-2021学年伊始,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在校长和一批领导干部的带领下,转变课程理念,完善课程设置。以基础、延伸、宽领域“三类课程”为核心,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特色鲜明”的发展方向,实施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形成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第一,尝试开放国家课程。将国家课程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学校师生特点、学校教育目标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发挥国家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是开发优秀的校本特色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科技教育、生态教育等一系列校本课程为龙头,精心设计、策划、开发校本教材,作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为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
三是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学校除了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完成规定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外,还大力开发校本课程。课程的开设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各领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课程内容涵盖语言、文化、科技、体育、艺术、地方民俗等。,并开设了40多门校本课程和兴趣小组,如航空制造商、编程无人机、人工智能、生物妙妙屋、击剑、游泳、轮滑、2D动画和创意3D等。学校还邀请中科院科研人员定期来固安校区与学生面对面互动,教授科学知识和现象,为学生打开科技之窗,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此外,学校还设置了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种子节四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促进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制定一个好的三年计划。
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锋利的工具很管用。北京八中固安分校科技教育三年规划(2020-2022年)是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利器”。《北京八中固安分校科技教育三年规划(2020-2022年)》是基于校长的办学愿景,由钱航博士课题组十几位专家共同论证制定的。
2020年,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开设了航天制造者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等特色社区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学生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航模的设计和硬件的构成,培养了青少年积极勇敢的学习态度、认真细致的学习精神,以及刻苦努力、开拓进取、奋发进取、不断创新等优秀的意志品质。
2021年是全面实施三年规划的一年。这一年,学校成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建立专家团队,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学校科技教育体系,探索新模式,以科研为重点引领科技教育,以社区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发展,以团队建设为重点促进可持续发展,努力提升学校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推动各学科、各社区跨越式发展。
明年将是学校三年计划的收官之年。学校将完成加强科技教育创新建设,完成学校科技课程顶层设计和结构创新,依托校本科技课程,加强课程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引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性实验活动。进一步实施科技品牌发展,组建科学权威的科学家团队。每年举办讲座和课程讨论,形成品牌教育。进一步探索科技教育特色活动,使科技教育活动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的影响力逐年提升。做好科技教育学科工作,加强教师对科技教育的研讨。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特色空间教育,通过与校外科研院所合作打造空间教育名片。
创造教育环境
打造文化走廊
学校文化之水可以滋养学生。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物质是一种载体,当它被赋予文化因素时,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因此,一个富有高质量文化的环境可以陶冶和改变人。因此,如果把学生放在一个科技可视化的物质环境中,他们就会接触到科技,自然就会有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心。
随着科技教育的推进,马希领邀请中国科学院帮助设计学校的文化走廊。在此之前,走廊除了干净整洁之外,铺着白色地板,几乎没有什么教育价值。设计后,科学探月史、中国科学家、学生的科技画作、卫星探月轨迹、中国首次登月...学校的大白墙变成了文化教育的领域。每当学校举行相关参观活动时,学生们都会站在文化长廊里介绍参观人员。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内心的科技梦想可以萌芽和成长。
青少年是聪明的,而青少年是坚强的,他们是坚强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发展中小学科技教育,是提高我国青少年科技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长期战略工程。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只有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北京八中固安分校的愿望是培养一批20年能仰望星空的人。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希望和未来。
2023-03-23 10:10:48
2023-03-23 10:09:29
2023-02-22 18:28:43
2023-02-22 18:28:09
2023-02-22 18:27:40
2023-02-22 18:26:54
2023-02-22 18:26:07
2022-06-15 11:05:56
发表评论